2025 年 3 月 13 日,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则通知,在消防行业激起千层浪。根据通知内容,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》拟升级为强制性标准。这一转变看似仅是标准属性的变更,实则蕴含着对消防行业格局的深度重塑,尤其是在消防工程师的配置要求上,极有可能从 “宜具备” 转变为 “必须具备”,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。
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》GB/T 40248 - 2021 自 2021 年 12 月 1 日实施以来,在规范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随着社会发展,各类新业态、新场所不断涌现,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、校外培训机构、托育机构等,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新挑战。与此同时,部分地区、部门和单位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视不足,消防设施及重要部位管理要求不明确,导致火灾事故时有发生,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。此次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,旨在填补这些管理空白,从根源上解决消防安全隐患。
在现行标准中,第 5.1.2 条提及 “消防安全管理人宜具备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”,这里的 “宜” 字虽有引导之意,但并非强制要求,使得不少人员密集场所未配备专业消防工程师,消防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大打折扣。一旦标准修订完成,“宜” 改为 “应”,这就意味着在所有人员密集场所,配备持证消防工程师将成为硬性规定。这一改变,将消防工程师从以往的 “可选项”,瞬间提升为企业合规运营的 “必选项”。
这一变革将在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。从市场需求来看,全国人员密集场所数量庞大,保守估计超百万家。按照每个单位至少配备 1 名持证消防工程师计算,市场对消防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远超当前持证人数,形成巨大的人才缺口。这无疑会刺激更多人投身消防工程师职业领域,推动相关培训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。
从消防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角度出发,这一变化拓宽了职业通道。以往,消防工程师多集中在消防施工员、项目经理等传统技术岗位。而新标准实施后,他们将有机会晋升为消防安全管理人,全面主导企业消防合规体系建设,甚至参与政府安全评估项目。职业天花板的显著抬高,意味着消防工程师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施展专业才能,实现个人价值。
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运营企业而言,强制配备消防工程师虽会增加一定人力成本,但从长远看,这将极大提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。消防工程师凭借专业知识,能够对消防设施进行精准检测与维护,确保设施时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;在消防安全评估方面,能够精准识别潜在火灾风险,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;在消防培训与应急响应环节,也能发挥关键作用,提高员工及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逃生能力,有效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及危害程度。
目前,该标准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(截止 2025 年 4 月 11 日),这为广大消防从业者及备考人员提供了发声机会。为推动 “应” 字落地,确保标准修订达到预期效果,相关人士建议明确 “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由注册消防工程师担任”,进一步强化证书的不可替代性;同时细化职责条款,如要求持证人直接参与消防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监督,让消防工程师的专业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。
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》升级为强制性标准,是消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。从 “宜” 到 “必须”,不仅仅是一个字的改变,更是整个消防行业朝着专业化、规范化方向迈进的有力见证,将深刻影响消防行业未来发展走向。

